时隔四年,央行央行首次在年中重启28天期逆回购操作。时隔央行28天期逆回购中标利率2.55%,年年上一次(2月5日)28天期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2.60%。中重
资料显示,启天期逆2013年以来,回购28天期逆回购一般都在临近春节期间发行,读懂用于平缓跨节资金波动。央行因此,时隔在现在这个时点重启28天期逆回购,年年市场上少不了各种解读。中重
比较主流的启天期逆观点认为,央行这是回购继续“锁短放长”降杠杆。市场人士分析,读懂重启28天期逆回购,央行体现了央行以长换短,综合抬高市场杠杆成本,倒逼机构主动去杠杆的指导意图。近期,央行在公开市场的组合操作,以及“三会”在产品端的监管新政,都传递着明确的去杠杆意图,这有可能导致未来资金面的波动加剧。
这已是央行近期第二次重启相关逆回购操作。8月24日,央行在公开市场重启14天期逆回购,此前,14天期逆回购已“缺席”逾半年时间。作为比7天期逆回购期限更长的流动性管理工具,14天逆回购的重启就被认为是央行有意拉长流动性调控期限,双管齐下稳定资金面。
对于市场的解读,央行副行长易纲8月26日正面回应,称14天期逆回购只是多了一个选择,它的推出会更有利于市场的发展和流动性的充足。他同时强调,现在整个市场的流动性是充足的,央行会继续采用公开市场操作等一系列措施保证市场流动性的充裕和平稳。
也有观点认为,加大逆回购的投放是央行温和去杠杆的手段,在保证资金面整体充裕的情况下抬高资金成本,以达到引导机构去杠杆的同时不引起资金面大幅波动的目的。或正是因为14天期逆回购等加大逆回购的措施并未达到预期效果,央行才会在中秋节前重启28天期逆回购,这明确提示,不可对后期资金面过于乐观。
事实上,对于不必期待货币政策进一步宽松这一信息,市场在14天期逆回购重启时应该已经接收得比较清晰了。国泰君安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林采宜当时分析,央行的动作可能希望达成三方面的目标。
其一, 提高市场的资金成本,适当降低债券市场的流动性,也就是学界所称的“债市去杠杠”。最近半年以来,由于宏观经济预期悲观,市场风险偏好下降,理财市场再次出现资产荒,利率债成为市场资金追捧的投资品种,越来越多的资金流入债市,债券市场活跃度空前,杠杆率在不断提高;数据表明,目前隔夜拆借的交易占比已经超过90%,过度的流动性导致央行担心债市泡沫。
其二, 稳定市场的利率预期。今年以来,市场利率逐渐下行,目前十年期国债收益率已经降至2.73%,1个月同业存单收益率已经跌破2.5%(8月24日为2.43%),而且利率下行的预期仍然市场蔓延,这种预期部分导致了人民币资本外流的压力增大,自从去年811汇改至今,人民币兑美元已经贬值9%,人民币兑一篮子汇率走势的CFETS指数,也由年初的100左右降至目前的94附近,贬值近6%。目前,人民币汇率波动中枢仍然存在下行压力,美元加息预期强化的国际金融环境下,为了缓解国内资本外流的压力,必须在国内金融市场上稳住人民币利率水平,目前,逆回购利率已经是货币市场的利率风向标。
其三, 化解下半年人民币准备金率下降、流动性进一步宽松的预期。从2015年2月以来,我国大型商业银行和中小型的存款准备率分别下降了13%和23%,目前处于17%和15%的水平,仍然远高于国际银行业的平均水平,在宏观经济增长乏力的环境下,市场对央行进一步降准的政策举措存在比较强烈的预期。这时候,推出较长期限的逆回购,将从某种程度上淡化央行下半年继续降准的预期。通常而言,逆回购在释放流动性方面的功能类似于降低准备金率,只是整体规模较小,而且,通过各种期限逆回购的交替使用,还可以令资金的投放更加灵活、周期调节的节奏更加精准,比起降准这种刚性的宽松货币政策,逆回购的政策较为柔性。
标签:央行 重启 天 逆 回购责任编辑:吴择 吴择5月2日,在北京举行的2025年世界泳联跳水世界杯总决赛女子双人10米台决赛中,中国组合陈芋汐/全红婵以350.88分的总成绩夺得冠军。↑获得冠军的中国组合陈芋汐右)/全红婵在颁奖仪式上。↑获得冠军的
休闲薇菜作为食用蔬菜已有悠久的历史,过去在荒年是救荒草,现已步入高档餐桌,其经济效益为一般蔬菜的4~5倍。野生薇菜鲜嫩味美,营养丰富,未展开的嫩叶尤为上品。薇菜既可鲜食,又可腌渍、干制,是向日本出口的大宗
休闲中国消费者报北京讯记者孙蔚)5月30日,北京市商务局发布了关于实施鼓励绿色智能消费品以旧换新补贴的公告,面向在京消费者发放北京市以旧换新补贴,以绿色消费、智能消费为导向,鼓励消费者购买绿色智能家电、家
百科2. 3 样品采集样品采集是检测工作的开端,采集样品的方法是否正 确,是检测结果准确性的重要导向。仍然以 2018 年《郑州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关于 2018 年度郑州市室内环境检测机构人 员能力验证结果
时尚4美丽乡村建设在中国,大部分西部地区地处生态功能核心区,承载着重要的生态功能、经济功能、政治功能、文化功能和社会功能。但是在工业化和城镇化建设的进程中,西部地区乡村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资源环境问题,影响
热点